大事年表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2025
2月
本院永續ESG團隊與玉山金控黃男洲董事長於和信醫院教研大樓10樓簽署推動醫療永續MOU,建立跨領域之合作關係,推廣本院大健康中心與癌症相關醫療資訊,並與玉山銀行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雙向跨界合作,提升未來企業對台灣醫療環境的社會責任
3月
本院於教研大樓一樓會議廳舉行35週年慶祝大會,主題為「35年攜手共創健康」,邀請黃達夫董事長、童子賢董事、李家慶董事、王智弘董事、褚乃銘院長、35年資深員工彭文玲主任與王淑卿主任,以及罹癌20年的林有洸病友致詞,並於會後安排切蛋糕慶祝與參觀院史館等活動
3月
和信院史館於教育研究大樓B1成立,並對外開放參觀
3月

黃達夫醫學教育基金會舉行「亞大地區未來醫學與醫學教育」研討會,分別於315喜來登大飯店、本院宋瑞樓教育研究大樓1樓會議廳,邀請Havery Fineberg, Ezekiel Emanuel, Rachel Brook, Jennifer Tseng, Kevin Schulman, Curtis Langlotz, C Jason Wang, Andrew T. Huang等進行專題演講

7月

美國杜克大學護理學院院長Micheal V. Relf與副院長Eleanor L. Stevensong蒞臨本院訪進行為期兩天的實地參訪與交流

8月

本院舉行員工新宿舍開幕典禮

2024
1月
黃達夫董事長決定成立「策略及發展中心」(Center for Strategy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該中心工作目標為募款,以協助醫院發展分子醫學、推動健康促進、推展緩和醫療、羅致與培育人才、興建本院大樓等。
7月
與臺灣永續能源基金會簽訂「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推動癌症實證治療、提升癌症病人存活率,響應社會永續發展之責任
7月
為提升門診醫療服務品質,本院實施全院診間寫卡上線
8月
本院參與「2024年第三屆亞太永續博覽會」
9月
本院與澎湖縣政府簽署「醫療轉診策略聯盟」,簽約儀式在澎湖縣政府第一會議室舉行。由澎湖縣長陳光復代表縣府,與本院施長慶副院長及許麗珠主任代表本院共同完成合約簽署。陳縣長於會中表示,期盼透過本院作為癌症專科教學醫院的專業優勢,與澎湖在地醫療機構攜手合作,提升轉診效率,協助癌症病患及早接受完善治療,促進早日康復,強化離島醫療資源連結與照護品質。
11月
擔任和信醫院執行長、院長達35年的黃達夫今起卸任,院長職務由副院長褚乃銘接任,成為繼已故臺大教授宋瑞樓、黃達夫之後,第三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11月
核醫科邀請Peter MacCallum Cancer Centre with Professor Dr Michael Hofman至本院演講
11月
舉行全院院會,以「傳承時刻、開創新局」為題,邀請全院同仁見證第三屆新舊院長交接儀式
12月
申請通過「區域級教學醫院評鑑–醫師及醫事人員類教學醫院評鑑合格」
2023
3月
大健康中心服務區正式啟用,提供和碩勞工健檢、基礎公務人員、企業員工健檢及免費的五癌篩檢和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6月
本院參加2023年度「大心老闆獎」,經「台北市政府勞動檢查處」書面審查和實地訪查結果,榮獲「勞動安全獎:大心老闆獎」、林倖如副主任榮獲「優良人員獎」
7月
本院初診及複診網路掛號系統正式上線。新系統介面簡潔明瞭,使用者體驗優化。初診掛號可提前30天預約,掛號時可透過關鍵字快速搜尋並選擇醫師;複診掛號則只需輸入身分證字號及出生年月日即可完成預約。此外,本系統僅提供所有預約掛號資訊查詢功能,暫不支援過去看診紀錄查詢
8月
本院於醫療大樓多處增設「門診自助報到機」,便利民眾自助報到
9月
本院大健康中心榮獲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112年度勞工體格及健康檢查認可醫療機構檢查品質及管理分級訪查」最高品質A級殊榮,肯定本中心在檢查品質與管理上的卓越表現,持續致力於提升勞工健康保障
9月
品質改善專案與團隊參與社團法人台灣醫務管理學會舉辦之「2023年台灣健康照護品質管理競賽」榮獲佳績
10月
本院舉辦2023年度「急診大量傷患緊急應變計畫實地演練」
11月
黃達夫院長於晨會宣布本院的「分子醫學研究計畫」正式啟動
2022
1月
黃達夫教育基金會出版新書《改變生命的故事:三十過往,只是序章》
3月
本院「員工宿舍新建工程破土典禮」於立德路121巷側地址工地舉行,由工務部、事務部、護理部和勞安室同仁代表出席
5月
本院為COVID-19抗病毒藥配賦醫院,配合指揮中心指示及時把握確診癌症病人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用藥時機,一般內科醫師加入COVID藥診服務且於其門診中提供服務;確診病人不到場,醫師採電話問診進行用藥評估,診後病人須委託親友到院過健保卡,繳費及領藥
6月
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小組公告設立「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小組」,透過與「人體試驗委員會」、「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及「藥劑科」等單位之合作,提升對全院臨床研究受試者之保護與臨床試驗品質
7月
一般醫學門診原址於醫療大樓一樓,即日起搬遷至醫療樓大樓三樓南區門診繼續服務
7月
財團法人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Facebook粉絲專頁開張,分享更多醫學教育相關資訊
8月
「醫學生教育推展中心」業務整併至「醫學教育室」
12月
本院以「精準診療」為主題參與第六屆台灣醫療科技展
2021
1月
感染控制室公告為防範COVID-19病毒感染啟動門禁管控措施,2021年2月1日起執行全日入院者查驗身份,全日僅開放醫療大樓一樓大門與B2通道進出醫院(B1員工通道關閉),員工(含外包人員及志工)自主量體溫+乾洗手+配戴口罩後進出醫院
2月
因應疫情發展,本院增加VPN旅遊史查詢,並修正20210201~20210224實施之「門禁管制作業人員名單&時段」
3月
即日起開始增加門禁管制「實聯制暨TOCC風險查驗線上申請通行證QR code」線上申請通行證方式,以達到有效的門禁管制
3月
感控室於今日開始為醫護人員注射AstraZeneca COVD-19疫苗,黃達夫院長率醫護人員等十名首次注射
5月
護理部公告示本院為「高齡友善醫院」高齡(85歲以上)長著享有優先看診服務,B1癌症資源中心並提供放大鏡、老花眼鏡借用,共同營造高齡友善就醫環境
6月
本院配合中央政府政策,開始為設籍臺北巿85歲以上長者及65歲以上原住民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月
通過「師資培育制度認證展延」審查,持續推展教師培育
10月
建置「藥品檢核系統」( medi-span & lexi-comp)提供醫療人員 查詢與運用藥品資料之使用
11月
使用藥劑科、文教部與資訊室共同合製的「新版門診藥袋」,新增易讀服藥時間和圖示窗格,讓門診病人服用藥物時間能予正確;另外也增加藥袋背面英文說明,以輔助外籍人士服藥
2020
2月
因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本院今起執行全日門禁管制措施,執行門、急診病人分流,以及限制陪(訪)客等感染管制措施
2月
2010年本院開始引進智慧藥櫃(英文全名automated dispensing cabinet,縮寫為ADC),2012年正式開始在本院急診上線使用。2020年2月20 早上8點30分,本院住院全面使用智慧藥櫃,成為全台灣第一家醫院全院採用「智慧藥櫃」的先驅
3月
本院自即日起嚴格管制醫院進出人員,門禁期間一律憑證(員工證、工作證、陪病證及探病證)進出醫院
3月
2020年3月19日下午「防疫小組」決議,對全院同仁進行「TOCC」調查,調查並記錄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以及是否群聚(Cluster)等資訊,茲請同仁至院內網站填寫
9月
本院參加「2020年度台灣健康照護品質管理競賽——海報組」表現優異,共有兩篇作品榮獲獎項,獲獎作品如下:1. 麻醉科:〈應用新式插管輔具提升麻醉病人於氣道管理建置時之安全成效〉、2.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委員會:〈運用醫療團隊資源管理(TRM)提升手術與麻醉安全文化與溝通效能〉
12月
醫療保險部病歷組公告即日起多科共同診察單正式實施電子病歷
2019
6月
本院自1月6日起實施「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簡稱ACP門診),於6月5日起開立門診,由身心科莊永毓醫師與緩和醫療科吳柏澍醫師看診,採預約制
8月
為了培育未來的醫界領導人才,黃達夫院長爭取趙元修、辜懷箴(本院董事)伉儷之捐款,並與政治大學商學院合作EMBA學程,規劃「New School for Executive Leadership in Healthcare」,預計每期收訓15名學生,其中5名保留給本院同仁
10月
2019年度護理部與SNQ國家品質標章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審查
11月
設立健康醫學中心,提供醫學門診與健康管理服務
2018
4月
醫師及剩餘行政部門由醫療大樓搬遷至教育研究大樓(第2梯次)
11月
本院「和信醫訊」彩色版第一期正式出刊
12月
申請通過衛生福利部「108年度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試辦計畫」,之後逐年申請計畫,通過審查執行108年度至113年度
2017
6月
本院新建落成的醫學研究大樓由內政部部長葉俊榮頒發綠建築證書為銅級綠建築
12月
通過「師資培育制度認證展延」審查,持續推展教師培育
12月
通過區域級醫院「醫師及醫事人員類教學醫院評鑑合格」
12月
部分行政部門由醫療大樓搬遷至教育研究大樓(第1梯次)
2016
12月
和信醫院新世代網路掛號上線,初診者可於網路掛號,回診及複診也可以上線網路掛號服務
2014
5月
設立行政部門「醫學教育室」,統籌全院教學訓練工作,專責協助推動教育訓練發展
6月
香港醫院管理局九龍東聯網、基督教聯合醫院護理服務科參訪本院護理部
11月
美國正念減壓(MBSR)創始人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教授上午至本院拜訪黃院長,並與乳癌病友座談二小時
2013
4月
本院骨髓移植中心啟用儀式
5月
擴大新建血液幹細胞移植病房
8月
「陽明建教合作推展中心」更名為「醫學生教育推展中心」
10月
申請「師資培育制度認證」經醫策會審查通過,成為師資認證機構
10月
本院接受JCI第三次評鑑
12月
通過區域級醫院「醫師及醫事人員類教學醫院評鑑合格」
2012
9月

啟動和信醫院與臺東基督教醫院癌症照護「無縫接軌」計畫

2011
7月
本院教育研究大樓興建工程開工,設立宋瑞樓教育研究中心
2010
4月
國際知名人物: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來訪,參觀乳癌治療成果,盛讚和信成功整合醫護人力,為病人創造最大的照護價值
5月
遠見雜誌2010年5月號第287期刊載「和信醫院乳癌治療,編入哈佛教案」台灣的乳癌治療重鎮-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受到國際管理大師麥可.波特的青睞,榮登哈佛商學院的個案教學案例獨到之處在於和信整合醫療團隊,讓病人不必周旋於各醫療科,節省治療時間
11月
美國JCI評鑑委員團,一行三人抵達本院,進行三天醫療業務標準第二次評鑑
12月
本院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合作,規劃與執行五年級醫學生內外科核心實習課程
12月
通過區域級醫院「新制教學醫院評鑑合格」
2009
3月
莊伯祥副院長榮獲2009年國際放射科醫學會金牌奬、介入性放射線醫學會終身成就奬等兩項殊榮
2008
1月
本院「一般醫學與教學門診」於醫院一樓正式啟用
6月
本院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合作,規劃與執行五年級醫學生內外科核心實習課程
7月
本院法人名稱更改為「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2007
12月
本院通過區域級醫院「教學醫院評鑑合格」
12月
首次參加並通過國際醫院評鑑(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JCIA)
2006
7月
本院規劃常態設置教學為目的之「一般醫學內科病房」,以系統性教學醫療團隊運作機制,為實習醫學生、住院醫師提供整合式全人全程臨床醫學訓練
9月
本院與陽明大學醫學院合作,規劃與執行五年級醫學生內外科核心實習課程,並成立「陽明建教合作推展中心」
2005
4月
婦女整合門診開幕啟用
2004
11月
本院公益臍帶血銀行正式成立運作,並徵得美國杜克大學Kurtzberg教授和佛羅里達州高國彰教授同意,擔任本中心顧問,以及提供技術支授,協助本中心研究工作之設立與進行
2001
3月
完成首例造血幹細胞移植
9月
宋瑞樓榮譽院長獲得國內學術研究最高榮譽,第一屆總統科學獎-生命組,獎勵在學術研究上具創新性且貢獻卓著者
11月
本院執行乳癌試辦計畫,建立乳癌個案管理模式,訓練個案管理師(Care Manager),為國內第一家將個案管理模式運用於癌症病人 照護的醫院
2000
1月
設立功能小組「醫學教育室」,協助住院醫師訓練及實習醫學生訓練相關行政業務
1999
4月
辜嚴碧霞女士捐贈本院「兒童快樂屋」,並舉行啟用儀式
4月
麥當勞兒童慈善之家捐贈成立「親子套房」
1998
1月
舉行新院區開幕典禮與慶祝酒會,並對外正式更名為「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1月
成立「宋美齡兒童血癌研究中心」
10月
黃達夫執行長於亞都飯店宴會廳舉辦「財團法人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成立記者會
1997
7月
本院參與美國馬里蘭州醫院協會(Maryland Hospital Association)所 舉辦的醫療品質指標計畫(Quality Indicator Project)
8月
本院從台北市仁愛路4段10號8樓,搬遷至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1996
11月
本院與法淢古斯塔夫魯西癌症中心醫院(Gustave Roussy)簽訂學術 合作與人才交流備忘錄
1995
1月
建置癌症專科護理師照顧制度
1994
2月
本院第二次參加醫院評鑑獲評定為特殊功能教學醫院(癌症)
1993
9月
開辦勞保特約醫療業務
11月
於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舉行新院區動土典禮
1992
7月
宋瑞樓院長及黃達夫執行長榮獲北美華人生物學會傑出癌症研究與癌症預防治療貢獻獎
1991
5月
本院第一次參加台灣地區醫院評鑑,獲衛生署及教育部評定為癌症的「專科教學醫院」
1990
2月
本院自台北市敦化北路中國信託大樓11樓籌備處,搬遷至台北市仁愛路市立仁愛醫院8、10樓
3月
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正式成立
4月
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開始提供診療服務
6月
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MRI、CT啟用典禮
7月
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開始「癌症暨健康篩檢科」診療服務
1989
7月
行政院衛生署許可設立「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孫逸仙治癌中心醫院」
7月
「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召開第1屆第1次董事會,並選任辜振甫為第1任董事長

本網站會使用Cookie來協助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及分析流量數據。若您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更多詳情請查閱本公司的 Cookies使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