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可分為兩大類:固態腫瘤(Solid Tumor),如肺癌、大腸癌、肝癌等,以及血液腫瘤(Hematologic Tumor),包括淋巴癌、白血病與骨髓腫瘤等。固態腫瘤通常局限於特定的器官或組織,而血液腫瘤則是血液細胞癌化成為惡性細胞後,經由血液與淋巴系統在體內自由循環。因此診斷血液腫瘤時,需透過血液檢查、骨髓穿刺或淋巴組織切片等方式,鑑別出腫瘤細胞類型,並根據腫瘤負荷(Tumor Burden)進一步分期與制定適切的治療方案。
血液淋巴相關疾病十分多樣,本團隊善於診治的病症有:
血癌:即俗稱的白血病,以病程進展速度,可分為急性白血病與慢性白血病,再根據細胞來源與型態特徵,又可細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球白血病,以及慢性淋巴球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病程發展迅速,通常需要立即接受治療;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目前有很好的口服標靶藥物可以控制,甚至痊癒,至於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否立即治療或先追蹤觀察,則須視個別病人的病況而定。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源自骨髓中漿細胞異常所引起的血液癌症,這些異常的漿細胞會在多處擴散,形成腫瘤,導致骨頭疼痛、病理性骨折或血鈣過高等症狀,同時也影響造血機能。由於病灶通常不會局限於單一部位,因此稱為「多發性」骨髓瘤。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是一種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發生病變所引起的疾病,導致血球的分化與生長產生缺陷,進而影響到血球細胞的數量及功能。這類疾病多見於年紀偏大的成年人,若病情惡化,可能會迅速轉變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淋巴癌:是由體內淋巴性白血球發生癌病變而形成的惡性腫瘤。主要可區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多好發於年輕人),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有數十種不同亞型)。治療以化學藥物、抗體藥物及細胞治療為主。
- 其他與血液系統相關的良性血液疾病:如貧血(包括地中海貧血)、免疫性紫斑症、凝血異常(如癌症相關凝血功能障礙)等。
血液淋巴腫瘤的病情常以複雜的症狀群表現,且其治療模式與固態腫瘤不同,主要依賴藥物治療,像是化療、免疫療法、標靶治療、口服藥物等,手術和放射線治療有時會作為輔助手段,目的是加強治療效果或預防復發。因此從診斷到治療,需仰賴多專業領域的醫療人員共同合作,提供全面且精準的醫療照護。本院建構完善的血液淋巴腫瘤多科整合診治團隊,成員涵蓋血液腫瘤內科醫師、放射腫瘤科醫師、病理科醫師、放射診斷科醫師、核子醫學科醫師、藥劑師、專科護理師與病房護理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社工師與生物統計師等,齊力為病人打造最適切的治療規劃與環境。
透過團隊緊密合作與跨科整合,能依據病人的疾病階段與個別身體狀況,量身訂定個人化治療計畫,同時提供心理支持、營養諮詢與生活照護,致力提升治療成功率與病人的生活品質,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目標。
團隊特色與臨床優勢
1.著重跨科整合與團隊合作
血液腫瘤疾病的診斷並非依賴單一醫師,而是需要多科專家密切合作。本團隊透過每週定期召開的個案討論會議,針對每位病人的病情進行深入分析與討論,並共同制定治療決策,秉持「臨床-病理協同決策」的模式,確保病人獲得正確的診斷與最佳的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