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
團隊簡介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台灣癌症發生率第二名。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發布的統計資料,2022年新增超過17,000名病患。面對這樣嚴峻的挑戰,和信醫院成立由多科醫師組成大腸直腸癌整合照護團隊,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提供完整、個人化的治療計畫。

本院大腸直腸癌多科整合團隊由多位經驗豐富的直腸外科專科醫師領軍,並與血液腫瘤內科、一般內科、放射診斷科、放射腫瘤科、核子醫學科、病理檢驗部等專科團隊緊密合作,透過跨科整合會診,為每位病人量身打造最適切的治療策略。

團隊每年診治大腸直腸癌新個案超過300人次,至今已幫助超過12,000名大腸直腸癌病人。根據2018至2022年追蹤資料,本院侵襲性大腸直腸癌病人的五年存活率高達67%,遠高於全國平均值的55%。


 

團隊特色與臨床優勢

本院在大腸直腸癌的治療領域,不只走在全台前端,也在亞洲地區占有領導地位。以下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幾項重要特色:

  1. 經肛門直腸腸繫膜全切除手術(taTME)臨床研究參與者

    本院是全台第一個導入術前放化療的大腸直腸癌中心,過去二十多年來不斷優化放射線劑量設計與化學藥物組合,提升腫瘤縮小成功率與手術完整度,同時有效減少副作用與治療期間的不便。

  2. 積極發展微創與局部切除手術

    本院是台灣地區最早發展此項手術方式的醫院之一,並累積最多的手術經驗,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個參與全球性經肛門直腸腸繫膜全切除手術(taTME)臨床研究的醫療院所。根據初步研究結果顯示,taTME手術與傳統直腸癌手術在整體療效上相當,但對於骨盆腔狹窄或腫瘤位置偏低的困難病例,更能發揮微創手術的優勢,不僅提升了肛門保留的成功率,也有助於手術後肛門功能的維持。

  3. 參與公共政策與資料分析研究

    團隊積極推動TAMIS(經肛門微創手術)、大腸鏡下ESD(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與EMR(黏膜切除術),希望讓早期病人獲得器官保留的機會,盡可能減少因治療帶來的傷害與生活影響。

  4. 機器手臂手術領域的領航者

    團隊與國民健康署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密切合作,長期參與癌症登記資料庫分析、糞便潛血篩檢推動及癌症照護評鑑指標制定。

  5. 應用精準醫療,導入基因檢測技術

    本院為台灣最早引進達文西手術機器人XI型並應用於大腸直腸癌治療的醫院之一,自2015年底至今已完成超過800例機器手臂手術,並成為國內重要的教學指導中心。

  6. 全台最早導入術前放化療策略的醫院

    透過基因檢測技術,能辨識是否具有某些特定基因突變,協助選擇效果更佳、針對性更強的治療方案。對於曾接受多種治療的病人,也有助於預測下一線療法的有效性,避免無效治療帶來的身體負擔與醫療資源浪費。

 

本網站會使用Cookie來協助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及分析流量數據。若您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更多詳情請查閱本公司的 Cookies使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