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夫先生自1989年底回國,經過將近二十三年在第一線參與臨床工作的經歷,了解到國內醫療問題的癥結是國內醫學院與教學醫院之教育觀念沒有更新、制度不健全、優良師資短缺以及教學與執業環境惡劣,導致醫師養成教育成效不彰,醫師素質參差不齊。且過去五十年來,公、勞保及目前全民健保制度之設計不良,給付不合理,扭曲了國內醫療作業的型態,導致醫院的經營普遍重視服務量的成長而忽視了品質的要求,注重財務的發展而遺忘了醫療的成效。整個醫療照護體系傾向利潤的追求而迷失了其維護國人健康的使命。
設立緣由
經過將近二十三年在第一線參與臨床工作的經歷,了解到國內醫療問題的癥結是國內醫學院與教學醫院之教育觀念沒有更新、制度不健全、優良師資短缺以及教學與執業環境惡劣,導致醫師養成教育成效不彰,醫師素質參差不齊。
設立目的
本會以培育優良醫師,倡導醫療品質觀念及執行,期能改善國內的醫學教育,醫療品質,健全國內的醫療體系,使國人能得到完善的醫療照護,並達到維護全民健康的目的為宗旨。
主要工作目標設立優良臨床醫師講座,補助部份經費,以使其專心致力於臨床教學或醫院品質確保工作。
- 設立優良研究醫師講座,補助研究經費,以使其專心致力於臨床、基礎之教學及研究工作。
- 派送國內資優醫師短期或長期出國進修,並提供其旅費、生活費及學雜費等。
- 邀請國外客座教授來華做短期或長期教學,並提供旅費、生活費及教學費等。
- 倡導醫療品質的觀念,建立品質指標,進而協助衛生主管單位成立公正的第三者品質監控組織。
- 其他有關社會科學、人文、基礎醫學、科技等教育活動之促進。
工作成果
醫療品質觀念的倡導與品質
舉辦教師學習營:
自1999年起,至今已舉辦過8次教師研習營,邀請國外醫學教育專家指導教學技巧與經驗分享,受訓種子教師超過250人。
舉辦台裔美國醫學教育研討會(Taiwanese American Scholars for Medical Education):
本會自1998年起舉辦各種國際醫學教育研討會,至今邀請數十位海內外學者專家和國內各醫學院的敎師互相觀摩、分享經驗,以期提升國內醫學教育素質。2008年更為促進醫師臨床勝任能力以及人文素養,建置「台裔美國醫學教育學者團隊TASME」平台,與國內醫學生及教師分享他們醫師養成教育過程的經驗,並協助邀請美國醫學教育大師來台演講,以增強醫學院老師教學的能力與技巧。
健康照護促進中心工作之推展:
2004年成立健康照護促進中心(Center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 CHI),以提升台灣醫療品質並協助基金會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為目標。CHI與哈佛大學商學院Michael E. Porter教授合作,以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乳癌照護模式為範例,並檢視台灣醫療系統及全民健保制度,此結果於2010年已列為哈佛商學院的課程教材受到國際肯定。
黃達夫董事長於2008年受邀擔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信義榮譽講座」教授,CHI舉辦研究倫理種籽師資修習營,並翻譯出版研究倫理教學手冊。在醫學教育改革方面,CHI於2010年4月8-9日於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舉辦Medical Education Summit/Value-Based Health Care醫學教育高峰會議,未來則希望結合亞洲主要國家組成亞洲醫學教育合作聯盟 (Asia Collaborative on Medical Education, AC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