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朱玉芬攝
維他命對人體是大有妙用,只是還有待科學家慢慢發現。對一般民眾而言,只要記得多吃水果和蔬菜,不必去多吞維他命藥丸就沒錯。……
沒有足夠的研究証實,服用抗氧化維生素或礦物質補充劑,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事實上,癌症病人若忽視正常的食物攝取,而只是購買高價的抗癌食品,甚至過量服用補充劑,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造成傷害。……
在日常生活中,雞蛋是最普通不過的營養食品,通常人們會認為吃雞蛋比不吃雞蛋好,多吃雞蛋可以補身體。不過,後來大家又認為雞蛋膽固醇太高了,尤其是老年人看到雞蛋都不敢吃。究竟吃蛋和生病的關聯如何呢? (繼續閱讀…)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萊昂哈特(David Leonhardt)在「戒糖指南」中寫道,製糖業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宣傳,讓消費者相信,美國超重問題的罪魁禍首是脂肪,而非糖。但萊昂哈特寫道,簡單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糖——是現代飲食中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糖尿病和肥胖流行」的成因。
乳癌的形成原因錯綜複雜,但許多研究證明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及型態,確定會影響乳癌的風險。飲食型態會影響決定血液裡的膽固醇量,近幾年的研究發現,血液的膽固醇越高,乳癌的風險也增加。……
布賴恩·巴頓(Brian Patton)是The Vegan Cookbook的作者,也是Vegin’Out(洛杉磯一家純素食品公司)的行政總廚。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我們不是灰熊」(We Are Not Grizzly Bears)文章上寫道:「我們是不是要吃動物產品?這對我們的長壽是最佳食物嗎?我想不是。」人類被認為是雜食動物 ,就像灰熊一樣。看那鏡子…我們非常相像,不是嗎?我會告訴你什麼:你告訴我那個可以徒步追逐鹿隻,用赤手空拳來殺死它的;用自己的牙齒撕裂鹿隻的肉,並且每天消化那些血淋淋,生的內臟,使人不生病嗎?」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大腸癌已是台灣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根據國健署2012年資料,每10萬人就約有45人是大腸癌病人,台灣大腸癌的發生率是世界第一。 (繼續閱讀…)
【重要消息】和信醫院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