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我真的不知道該吃什麼了。」
一位剛做完化療的病友,坐在和信醫院營養部主任趙思姿面前,語氣中帶著無奈。她說,從確診以來,家人朋友紛紛送來「偏方」和「保健祕訣」,有人要她喝青草汁,有人叮囑她絕對不能碰糖,還有人再三提醒「牛奶會讓癌細胞長得更快」。
病友愈聽愈慌,最後只敢吃稀飯和幾樣青菜,短短幾週,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這種情況很常見,」趙主任嘆了口氣說,「大家都出於關心,但如果沒有正確的營養知識,反而會害病人把自己逼到更危險的狀況。」
「主任,我真的不知道該吃什麼了。」
一位剛做完化療的病友,坐在和信醫院營養部主任趙思姿面前,語氣中帶著無奈。她說,從確診以來,家人朋友紛紛送來「偏方」和「保健祕訣」,有人要她喝青草汁,有人叮囑她絕對不能碰糖,還有人再三提醒「牛奶會讓癌細胞長得更快」。
病友愈聽愈慌,最後只敢吃稀飯和幾樣青菜,短短幾週,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這種情況很常見,」趙主任嘆了口氣說,「大家都出於關心,但如果沒有正確的營養知識,反而會害病人把自己逼到更危險的狀況。」
被南部一所醫學中心診斷出患有縱膈腔生殖細胞瘤時,阿志(化名)才23歲,這是一種極具侵襲性的癌症。在醫師的建議下,他接受了標準療程,包括手術切除腫瘤、化療,甚至是預防性的放射線治療。然而,不過短短一年,阿志的腫瘤指數卻再度飆高。
醫師懷疑是原發部位復發,於是再次對阿志進行手術,但病理檢查顯示並未發現癌細胞。兩個月後,阿志開始出現奇怪症狀:舌頭一側腫脹、講話變得困難,左耳頻繁耳鳴、頭部左側後枕部劇烈疼痛,甚至連眼睛也出現飽脹感。經過精密檢查,醫師在阿志的顱底找到一顆腫瘤,證實是原發於縱膈腔的轉移性復發生殖細胞瘤。
撰文/和信醫院核子醫學科 黃玉儀主任
和信醫院自2022年8月份開始了台灣第一例的鎦-177-PSMA(Lu-177-PSMA)治療,至今即將屆滿3年。本院自2019年開始即協助攝護腺癌病人轉介至新加坡進行鎦-177-PSMA治療,是全台灣最早開始關注,並提供此重要攝護腺癌診療的醫院,截至目前,本院於此療法之臨床應用經驗居全台之冠。
鎦-177-PSMA治療結合了標靶藥物的概念以及同位素治療的原理,療效的發揮及副作用的監測都與過去的治療有所不同,必須整合核子醫學、腫瘤內科、泌尿科……等多種專業,是非常需要團隊支持的一種治療方式,本院一路上收治過許多病情嚴重且複雜的病人,也開啟世界洗腎病人治療的先例,累積了極具價值的臨床實證與經驗。
撰文/藥劑科資深臨床藥師 方麗華
精準醫療是根據個體基因、環境、生活習慣等特徵,量身訂製診斷與治療方案的醫療模式。
不同於傳統以「一體適用」方法治療所有病人,精準醫療強調辨識疾病的細胞分子機制與致病基因,以提供更有效且副作用更低的治療。精準醫療的核心建立於基因定序技術、生物資訊學與分子診斷技術的進步,使醫師能根據腫瘤的基因變異做出個別化的用藥決策。
2024年,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與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攜手展開一場藝術與醫療的跨界合作,讓人文關懷悄然流淌於醫院空間,帶來溫柔與療癒的力量。
這段故事的開始,要從基金會創辦人邱再興董事長說起。1991年,他與作曲家馬水龍老師共同創立文教基金會,號召企業界、文化界與法律界人士攜手,將「推動藝術、扎根文化」視為一生志業。從創立「春秋樂集」推廣音樂創作,到1999年創設鳳甲美術館,邱董事長相信:藝術是社會良知的體現,更是人們在困頓中找到方向的燈塔。
2024年9月6日,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迎來了一場意義深遠的公益捐贈活動。來自台灣知名飾品品牌VACANZA假期飾品的創辦人——徐亦知先生,捐贈1,435條象徵祝福與感謝的「祈願系列」公益手鍊給和信醫院全體醫護與行政同仁,藉此向長年堅守在癌症治療第一線的醫療團隊表達深切的敬意與感謝。
口述:陳啟明醫師
撰文:文教部 朱玉芬 圖片提供:院史室
在醫療領域,選擇一個合適的工作環境,就如同選擇人生伴侶一樣重要。對於一位外科醫師來說,認同感與成就感不僅是職業的選擇,也是對人生價值的體驗。在和信醫院走過了35年,在這裡我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為了提供同仁更優質的住宿環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於2025年8月1日上午舉辦「和信宿舍落成典禮」。在黃達夫董事長、李家慶董事、盧超群董事的見證下,由院長褚乃銘與兩位同仁代表──供應室章筱燕護理長及放射診斷科吳翠湄護理長一同揭幕,象徵和信人共同迎接這座「第二個家」的誕生。
黃達夫董事長(左6)、李家慶董事(右5)、盧超群董事(左5)、褚乃銘院長(右6)、施長慶副院長(右4)、林秀峰副院長(右3)與同仁代表共同見證和信宿舍落成。
和信宿舍每層樓皆設有溫馨的交誼廳,為同仁們打造交流、放鬆的舒適空間。黃達夫董事長在典禮中回顧,從1990年創院以來,醫護人員24小時不間斷地守護病人,也衍生出長期住宿的需求。早年醫院曾在仁愛醫院臨時院址附近租賃公寓,1998年遷至關渡後租下原精英電腦總部改建為宿舍。秉持「以院為家」的理念,黃董事長始終期盼能打造更完善、更舒適的住宿空間。2019年12月,當時仍為院長的黃達夫向董事會提出新宿舍建造案,獲得全體董事一致支持後,和信醫院購入宿舍用地,委請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福住建設公司承造,於2022年1月22日正式動工,歷經三年多的努力,終於在2025年7月落成完工。
李家慶董事於典禮致詞時表示,他與和信結緣近35年,見證了教研大樓、和信宿舍一磚一瓦的興建歷程,深刻感受到黃董事長、褚院長對同仁的照顧與關懷,「和信絕對是一個令人感到幸福的場域。」
盧超群董事也分享,能在台北市精華地段興建一處讓醫護人員得以好好休息的專屬空間,充分展現和信對同仁的重視與體貼。他表示雖然醫院的本質在於提供醫療服務,但和信所實踐的,正是一種更深層、以人為本的價值信念。
撰文:醫學教育室 程文儀
翻開和信醫訊,眼前不斷出現包含這些文字的小故事:團隊、陪伴、合作、支持、堅持、品質、傾聽、用心、誠懇、學習、成長、尊重、感謝…..。我們可以直接說,宣傳刊物當然得這麼寫,但事實是,在到職的這一個多月裡,這些文字變成具體行為,不斷在我週圍發生。
撰文:醫學教育室 徐誠澤
我是徐誠澤,也可以叫我 Jier。學生時期取得電子工程學士與教育研究所碩士學歷,擅長跨領域整合與專案推動。過去曾在教育部青年署擔任行政助理,負責青年見習與工讀計畫、社群網站小編、新聞撰寫、教育訓練、行政事務及各類特殊性專案執行等業務,累積了豐富的溝通與教育規劃經驗。
離開公部門後,投入捷安救護車公司擔任隨車救護員,將過去助人的初衷實踐於醫療現場,也深入體會第一線醫護工作的重要與挑戰,這段經歷也是成為我跨入醫學教育的契機。
【重要消息】自2025年5月1日起,本院門診掛號系統全新改版為號碼式掛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