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滿意度、好感度這種調查,避免不了要去量化人的思想、感覺、行為等表象,而這裡面複雜的情愫,牽涉到的不只是「對與錯」、「輕與重」、「多與少」等問題;它還緊緊的牽涉到事態的「緩與急」、「前與後」,更複雜的是「好與惡」的問題。其中有的來自「知識不對等」,有的因為「倫理位序的不對等」所造成的期待值落差。
病人滿意度、好感度這種調查,避免不了要去量化人的思想、感覺、行為等表象,而這裡面複雜的情愫,牽涉到的不只是「對與錯」、「輕與重」、「多與少」等問題;它還緊緊的牽涉到事態的「緩與急」、「前與後」,更複雜的是「好與惡」的問題。其中有的來自「知識不對等」,有的因為「倫理位序的不對等」所造成的期待值落差。
專業人士解決問題所使用的「工具」,往往是一個邏輯思考運作流程(algorithm)。醫學工具書充滿了各種醫療情境的流程表。醫生跟病人之間畢竟不能只靠流程圖連結…….
我們設計的運作流程未來很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無法替代的將是醫師臨床看病的能力。
從第一次評鑑,我就告訴我的同事,評鑑時,我們固然要把我們所做的努力呈現出來,但是,絕對不要去掩飾我們做得不好的地方。
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1630家製藥公司向美國681,432名醫生支付了35.3億美元用於「推廣」眾多藥品。
一位腫瘤科醫師將各式各樣的打擊癌症的手段比喻像是遊樂場的打地鼠遊戲。一開始,還能冷靜預備著下一隻地鼠冒出來時,立即出擊。但是地鼠出現的速度加快時慌了手腳,不僅木槌亂飛,敲打的力道也愈重;終究還是輸給地鼠,而且弄得自己很累!……
初踏入醫院見習或實習的醫學生很快就會學到如何開立備血、輸血醫囑。這些事似乎輕而易舉,但是它背後的知識,卻是多少科學的演進與前人的智慧、經驗累積的成果。我常常覺得輸血醫學的知識是有缺一般人的珍重(too under-appreciated)。讓政治歸政治,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關乎救命的輸血醫學知識!
醫院早期重複性使用玻璃針筒,現已被塑膠材料取代,並不再有重複使用,避免感染問題。
莎士比亞說:「一個帶病的人,寧願永遠生活在痛苦呻吟之中,也不願讓『死亡』這一服藥到『病』除的『良藥』治癒他的疾病。」 (繼續閱讀…)
對這些刻板印象以為已經了無生機,躺在那裏的後期癌症病人,調查統計告訴我們,他們大多數都「出奇地勇敢」,如果可能,他們都還想活。當病人還想活,醫師為他們卯足了勁為那20%、10%存活率而做的努力,可以形容為「殘忍的慈悲」嗎?
根據醫學倫理、保護病人隱私的原則,連醫院裏的醫護人員都不能去看不是他們照護的病人的病歷。…….
疑似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病人,必須花時間釐清問題根源
【重要消息】自2025年5月1日起,本院門診掛號系統全新改版為號碼式掛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