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些刻板印象以為已經了無生機,躺在那裏的後期癌症病人,調查統計告訴我們,他們大多數都「出奇地勇敢」,如果可能,他們都還想活。當病人還想活,醫師為他們卯足了勁為那20%、10%存活率而做的努力,可以形容為「殘忍的慈悲」嗎?
對這些刻板印象以為已經了無生機,躺在那裏的後期癌症病人,調查統計告訴我們,他們大多數都「出奇地勇敢」,如果可能,他們都還想活。當病人還想活,醫師為他們卯足了勁為那20%、10%存活率而做的努力,可以形容為「殘忍的慈悲」嗎?
臺灣癌症博物館將以生命關懷為基調傳播最新實證的癌症知識,尤其是癌症預防醫學期能帶給大家希望;同時,我們也將使在疾病痛苦中的參觀者包括病人家屬,心中癌症陰影的破口得到療癒;使生命形塑更加圓融與滿足。……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情、民情,對於生命應該如何結束,都有差別甚大的期待,其中沒有哪個文化比較慈悲,哪個文化比較殘忍的問題。很不客氣地說,沒有所謂的「醫學倫理專家」,即使有「醫學倫理」,也不是可以任意移植的,更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代表醫學的「蛇杖」是由【聖經】而來。《舊約•民數記》:摩西率領以色列民眾離開埃及前往應許之地——迦南。途中,遇到了毒蛇咬他們。「於是,摩西為百姓禱告。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製造一條青銅蛇,掛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摩西便製造一條青銅蛇,掛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青銅蛇,就活了。
在做治療決定前,不要忽略做第二意見的諮詢,更要向醫師提出所有的疑問,直到完全了解自己的病情、可能的治療選項,以及不同治療方法的利弊和價格的差異,用心找到真正為病人設想的醫師,才能為自己做不會後悔的明智抉擇。……
到底醫生和病人該如何分攤還是同擔治療決定的責任?誠如 Chua 先生所言,是「先生緣」,更是「病人對醫師的信任」,引導了病人的選擇,甚至命運。 (繼續閱讀…)
【重要消息】自2025年5月1日起,本院門診掛號系統全新改版為號碼式掛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