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Flex
×
  • 網路掛號
    • 網路掛號
    • 掛號查詢 / 取消
    • 門診排檢查詢與更改
    • 看診進度表
    • 我的帳戶
    • 門診時刻表
    • 初診病人報到須知
    • 疫苗預約系統
    • 肺癌困難手術特別諮詢門診
  • 健檢與健康醫學
    • 健檢方案介紹
    • 個人健檢預約
    • 健檢繳費方式
    • 健康檢查需知
      • 健檢前注意事項
      • 健檢後注意事項
      • 胃腸鏡檢查前準備需知
      • 糞便收集注意事項
    • 健康醫學門診介紹
    • 常見問題
  • 醫療團隊
    • 醫師查詢
    • 團隊介紹
      • 乳癌
      • 肺癌及食道癌
      • 肝癌及上消化系癌
      • 大腸直腸癌
      • 泌尿系癌
      • 婦癌
      • 頭頸癌及鼻咽癌
      • 內分泌腫瘤(甲狀腺癌)
      • 軟組織、骨骼肉瘤及皮膚癌
      • 神經系癌
      • 血液及淋巴腫瘤
      • 血液及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
      • 兒童癌症團隊
      • 營養
      • 身心
      • 癌症疼痛
      • 加護病房
      • 緩和醫療
      • 治療後長期追蹤
    • 放射腫瘤科
    • 藥劑科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 成果與知識
    • 藥品查詢
    • 線上閱讀年報
    • 病人衛教專區
      • 藥物治療
      • 營養補充
      • 疼痛
      • 復健
      • 心理社會支持
      • 癌症護理
      • 緩和醫療
      • 手術麻醉與止痛
      • 失智症診斷與照護
      • 門診檢查須知
    • 和信醫訊
    • 病人教育頻道
    • 訂閱電子報
    • 臨床病理科採檢手冊
    • 分子醫學部採檢手冊
  • 研究與教學
    • 醫學研究
    • 活動邀請
    • 醫師/護理/醫事人員教育
    • 人體試驗委員會
    • 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小組
    • 外院人員訓練
    • 圖書館
    • 台灣癌症病人共同照護計畫TAP
  • 關於和信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公開資訊
    • 護病比
    • 活動訊息
    • 院址交通
    • 志工招募
    • 人才招募
    • 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
    • 電子病歷推廣專區
    • 愛心捐款
    • 聯絡我們
  • 病人服務中心
    • 門診時間表
    • 病人權利義務
      • 醫療申訴與服務申訴
    • 掛號服務
      • 初診掛號
      • 複診掛號
    • 門診服務
      • 門診醫療費用
    • 住院服務
      • 病人住院須知手冊
      • 陪病與探病
      • 住院流程手續
      • 本院病床類別一覽表
    • 樓層簡介
    • 緊急病況處理
    • 病人收費項目
    • 癌症篩檢服務(公費)
    • 癌症篩檢服務(自費)
    • 成人保健、BC肝炎篩檢(公費)
    • 病歷資料申請
    • 住院整合照護計畫
  • 健康共好
    • 健康關渡
    • 健康台東
    • 慢性病防治
  • Language
    • English

【和信醫訊vol.25】愛在台東偏鄉—和信東基癌症診療合作計畫9年回顧

2021-08-172021和信醫訊和信點滴癌症治療醫療環境與制度

 

圖:和信醫院院史照

每年6月中,衛生福利部會公布台灣十大死因的統計分析報告,媒體也會有相關報導。今年(2021)因為疫情因素,報導沒有引起太多關注。不過我注意到有一個媒體沒有關注的部分,很值得提出來與大家分享。那就是台東縣的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有明顯下降,從2012年最高峰的每十萬人口176.3人,降到2020年的140.8人,降幅高達2成,幾乎是同一期間全國平均降幅1成1的兩倍。雖然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仍然排名全國各縣市第二名,但這已經是十幾年來的新低,與全國平均每10萬人口117.3人越來越接近。

台東有全國最高的癌症死亡率

我從以前就講過,台東好山好水,環境汙染少,生活步調比起都會區悠閒,本來就不應該是全國癌症死亡率最高的地方。事實上從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的資料也可以發現,台東的癌症發生率沒有特別高,與全國平均相近,但癌症死亡率則遙遙領先,長年高居全國第一。所以問題不只在癌症的高發生率,而更是在癌症的低根治率。理由也不難推斷,就醫的方便性不足,對台東本地醫療院所的信任感低落,以及就醫時間、花費的考量等因素,讓民眾接受癌症篩檢意願低。有症狀患者不願及早就醫,小病拖成大病,原本可根治的變成藥石罔效。醫療資源的相對缺乏,也影響了民眾對本地院所的信心。這幾項因素加在一起,造成了癌症發生率不特別高,但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奇特現象。

無接縫癌症診療計畫

從2009年八八風災之後,和信醫院就開始關注台東,協助了幾間學校、民間團體和安養機構的重建。2011年,一位台東大學的簡淑真老師不幸罹患胃癌,為了定期到和信醫院就醫,來回舟車往返,承受了極大的辛苦和不便。這件事被和信醫院的黃達夫院長知道,便開始思考如何來改善這個問題。後來和信的方麗華藥師和關懷師盧俊義牧師更大力來促成這個「無接縫癌症診療」的計畫。一開始邀請到兩位熱血的曾雅欣和謝佩玲護理師投入,與台東基督教醫院合作,2012年開始設立癌症諮詢室,提供癌症病友轉診諮詢的協助。我受到上帝的呼召,以及盧牧師和兩位護理師的激勵,在和信受訓半年後,2013年也開始到東基,設立血液暨腫瘤內科,參予照顧台東癌症患者的工作。

   

凡事起頭難

我來台東之前,很多人都對這個決定持保留態度,認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我本領再好,一個人單打獨鬥,大概也很難成事。我很感謝曾謝兩位護理師幫我打先鋒,東基的同工們願意積極學習照顧以前不熟悉的癌症患者,和信醫院當我們的堅強後盾,以及志工的參與,讓我們團隊能夠一步一腳印,逐漸打下根基。在台東,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委身投入的典範,例如白冷會的神父修士們,關山聖十字架療養院的修女們,東基的譚維義院長和醫療宣教士們,他們無私無我的奉獻,激勵了我們向前行的勇氣和決心。我們從最難照顧的末期和弱勢的癌症患者開始,利用盧牧師幫忙在台北募到的款項,成立癌症及安寧關懷基金,透過社工師來協助這些患者,讓他們能夠安心就近接受治療。病情比較棘手的患者,如果在台東處理不來,就由癌症諮詢室協助轉診和信或其他院所,並盡量減少患者轉診過程的不便,減少來回的奔波。同時我們也陸續引進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讓一些比較單純的藥物治療可以就近在台東來進行。我們也跟蘭嶼的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合作,一起照顧最邊陲角落的老人家。

放射治療和盼望樓的啟用

放射治療是癌症治療中很重要的一環,必須由專門的放射腫瘤科醫師和團隊來規劃進行。台東馬偕醫院原本就已經有放射治療的設備和人力,我們也有一些癌症患者會轉診到東馬來治療。但是東馬的治療量能逐漸達到飽和,有時遇到機器故障或維修,整個治療就可能完全停擺。和信醫院放射腫瘤科的鄭鴻鈞醫師很有遠見和信心,和東基的呂信雄執行長商量後,決定推動建造癌症醫療大樓–「盼望樓」,並裝設台東第二套放射治療的直線加速器。2017年動工,2020完工啟用。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常常是相輔相成,同步進行,叫做同步化學放射治療(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簡稱CCRT)。以前我對CCRT的印象是一種猶如酷刑的治療,患者常因治療後口腔和喉嚨黏膜破損,食不下嚥,痛苦不堪。然而鄭醫師的放腫團隊技術高明,CCRT的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患者的耐受能力大大提昇,以前的恐怖印象已經難得一見了。

COVID-19疫情激發癌症患者回流

以前台東的癌症患者對本地醫療院所不信任,大多會跑到外縣市就醫。2020年COVID-19疫情開始,許多患者擔心到外縣市就醫的染疫風險,紛紛開始回流。2021年5月北部疫情大爆發,各大醫療院所為了防疫而採取降載措施,癌症患者幾乎都半被迫要求轉回原居住地就近治療。東基也在這波疫情降載風暴中,承接了大量轉回台東的癌症病患。感謝上帝9年前的超前部署,啟動了和信和東基的合作計畫,延續至今,讓大多數回到台東的癌症患者仍然能夠有完善和高品質的醫療照顧,不致於淪為疫情下的人球。

通力合作的台東癌症醫療

再回來談台東癌症標準化死亡率的快速下降,這當然不可能靠和信和東基單一的合作計畫可以達成,事實上這是台東所有醫療院所,診所,護理所,衛生行政單位,學校,安養中心,長照單位等共同齊心協力達成的。從校園內對菸、酒、檳榔害處的宣導,降低了頭頸癌的發生率;孕婦B型肝炎的篩檢和新生兒B肝疫苗的接種,降低了B肝帶原和肝癌的發生率;國健署推動的免費四癌篩檢,和東基加碼推出的肺癌和鼻咽癌篩檢,提高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各醫療院所間截長補短,相互支援,讓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所有長照,安養中心和安寧療護單位,以全人照顧的模式,讓家屬參予失能或末期病人的照護,進一步提高自我健康意識等等。所以我認為台東拿到癌症醫療的最佳進步獎,是全台東人努力付出的成果,包含外地來台東工作或支援的,和出錢出力的。和信和東基,算是扮演光和鹽的角色,投入一些些,激發起更多人的參與和投入,如此而已。

 

圖:劉漢鼎提供

未來的隱憂和盼望

今年以來,我的良師益友東馬血腫科的劉家瑞主任退休,另一位東馬外科醫師轉換跑道到外縣市,雖然台北馬偕總院和其他醫學中心有派醫師下來支援,我也到東馬支援了兩個月的門診,但遠水難救近火,在人員頻繁更迭的狀態下,我又注意到一些患者出現不知何去何從的焦慮。再加上從外縣市回流的患者相當多,讓我們醫院照顧的癌症患者呈現倍數增長,我個人有時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覺得難以提供患者更好的照顧。然而我堅信,台灣人「同島一命」的凝聚力是越來越強,「決不丟下任何一人」的使命感也很高,雖然暫時我們會有人力短缺的壓力,但終究會有更多的熱血人士來投入偏鄉醫療,來改變醫療不平等的城鄉差距。為此我懇求上帝,呼召更多醫療和教育工作者來投入,讓這個使命能夠延續下去。台東是個美麗的地方,也是台灣最早能夠看到太平洋日出之地,願上帝祝福台東,也祝福每一位關心台東癌症醫療的好友們。願一切榮耀歸於至高無上的主。

完整版醫訊下載:和信醫訊VOL25
作 者:劉漢鼎醫師 (台東基督教醫院)
關鍵字:醫學教室
期 數:Vol.25
出版日期:2021/08

 

最新出刊

  • 114年度獎勵活動開跑囉!臺北市衛生局邀您參與「健康特務行動:刮出你的身體密碼」
  • 您應該知道的鎦-177-PSMA治療最近進展
  • 您必須知道的早發性大腸直腸癌
  • 減輕病痛,是醫療的起點而非附加 ─ 關於病人自控式止痛裝置
  • 30歲就該做 健康檢查嗎?
  • 沒有護理師的台灣

和信醫訊_歡迎投稿

親愛的讀者:感謝您對《和信醫訊》的支持,看到這麼多富含醫學知識又真摯動人的文章,您是否也萌生許多想法,想分享給病友和醫療團隊呢?歡迎您將稿件寄至pressoffice@kfsyscc.org,隨信請附上您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亦可提供文章附圖照片與相關說明。文章投稿相關問題,請洽和信醫院文教部:電話02-2897-0011分機3429。

和信醫院YOUTUBE頻道_歡迎訂閱與投稿

Kf Syscc和信醫院病人教育頻道

和信醫院YouTube「病人教育頻道」,旨在為癌症病人與家屬提供最先進、正確的癌症知識,以及病人抗癌的生命故事。歡迎您訂閱頻道,或投稿自製影片,我們將幫您上傳、分享影片,讓更多人看到您的故事。影片投稿相關問題,請洽和信醫院文教部:電話02-2897-0011分機3429。

和信醫院Facebook粉絲專頁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Koo Foundation 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 (02)2897-0011 / (02)6603-0011  
隱私權保護政策   電腦版網頁
【重要消息】自2025年5月1日起,本院門診掛號系統全新改版為號碼式掛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