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Flex
×
  • 網路掛號
    • 網路掛號
    • 掛號查詢 / 取消
    • 門診排檢查詢與更改
    • 看診進度表
    • 我的帳戶
    • 門診時刻表
    • 初診病人報到須知
    • 疫苗預約系統
    • 肺癌困難手術特別諮詢門診
  • 健檢與健康醫學
    • 健檢方案介紹
    • 個人健檢預約
    • 健檢繳費方式
    • 健康檢查需知
      • 健檢前注意事項
      • 健檢後注意事項
      • 胃腸鏡檢查前準備需知
      • 糞便收集注意事項
    • 健康醫學門診介紹
    • 常見問題
  • 醫療團隊
    • 醫師查詢
    • 團隊介紹
      • 乳癌
      • 肺癌及食道癌
      • 肝癌及上消化系癌
      • 大腸直腸癌
      • 泌尿系癌
      • 婦癌
      • 頭頸癌及鼻咽癌
      • 內分泌腫瘤(甲狀腺癌)
      • 軟組織、骨骼肉瘤及皮膚癌
      • 神經系癌
      • 血液及淋巴腫瘤
      • 血液及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
      • 兒童癌症團隊
      • 營養
      • 身心
      • 癌症疼痛
      • 加護病房
      • 緩和醫療
      • 治療後長期追蹤
    • 放射腫瘤科
    • 藥劑科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 成果與知識
    • 藥品查詢
    • 線上閱讀年報
    • 病人衛教專區
      • 藥物治療
      • 營養補充
      • 疼痛
      • 復健
      • 心理社會支持
      • 癌症護理
      • 緩和醫療
      • 手術麻醉與止痛
      • 失智症診斷與照護
      • 門診檢查須知
    • 和信醫訊
    • 病人教育頻道
    • 訂閱電子報
    • 臨床病理科採檢手冊
    • 分子醫學部採檢手冊
  • 研究與教學
    • 醫學研究
    • 活動邀請
    • 醫師/護理/醫事人員教育
    • 人體試驗委員會
    • 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小組
    • 外院人員訓練
    • 圖書館
    • 台灣癌症病人共同照護計畫TAP
  • 關於和信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公開資訊
    • 護病比
    • 活動訊息
    • 院址交通
    • 志工招募
    • 人才招募
    • 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
    • 電子病歷推廣專區
    • 愛心捐款
    • 聯絡我們
  • 病人服務中心
    • 門診時間表
    • 病人權利義務
      • 醫療申訴與服務申訴
    • 掛號服務
      • 初診掛號
      • 複診掛號
    • 門診服務
      • 門診醫療費用
    • 住院服務
      • 病人住院須知手冊
      • 陪病與探病
      • 住院流程手續
      • 本院病床類別一覽表
    • 樓層簡介
    • 緊急病況處理
    • 病人收費項目
    • 癌症篩檢服務(公費)
    • 癌症篩檢服務(自費)
    • 成人保健、BC肝炎篩檢(公費)
    • 病歷資料申請
    • 住院整合照護計畫
  • 健康共好
    • 健康關渡
    • 健康台東
    • 慢性病防治
  • Language
    • English

【和信醫院雙週刊320】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所有因缘,都有内在脈絡

2017-01-102017雙週刊病人故事身心調適

在上課過程中覺察到我們與周遭的人、事、物之間的情感連結關係,心靈的療癒慰藉也可以帶動對生命少一點遺憾,多一分安定的力量。

20161223_藝起玩劇_北藝大提供-4-600x450

在今年10月底參加一場「生命敎育」的演講内容提到「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一個選擇」(What is life?…It’s a choice.),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的生命就是一連串的選擇!如何選擇活出意義與價值,正是我們探索生命的核心。核心反思~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不正是年過50歲後才生了一場大病這段期間一直最想要理解的方向嗎?

生命是什麼?生命在無常的變動中。是否有可能重寫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是一場寧靜革命,從建構到解構再到重建的過程…面臨生命最嚴峻的考驗時,誰可以幫上忙?

我想自己的生命課題只有自己能面對!

今年二月初正在忙著準備過農曆年時,在洗澡中發現右側乳房明顯異常,當下決定先按下心中的驚恐,一切等年後再檢查確認吧!二月中旬一個人初次到醫院檢查後醫生馬上排了一連串檢查單時,當時我一個人坐在候診區腦中一片空白無聲的滴下眼淚,該如何對家人提起我可能得到癌症?剛好弟妹打電話來問我在那裡?因此我在檢查那段期間只有弟妹一個人知悉和主動陪伴,我説等確認和治療方案時再和家人説⋯。

直到3月初家人才陸續知道這個家中單身又最自律的妹妹生了重病,乳癌三期,當我看到家人對我突然生病的驚恐和不捨的情緒中,我反而要故作堅強地去告訴家人,我會相信專業和配合醫療,並且安慰他們其他就隨缘吧!

當無常疾病來臨時,一夕之間同時失去健康和工作,翻轉了數十年如常的生活。治療期間,每當夜深人静獨處時,說我心情不驚恐是假的,但又毫無頭緖⋯,化療期間,身體上的不適,偶有負面情緒時,週圍的人就會説「你想太多了!」或者是叫我活在當下⋯,我就像是被掏空般,找不到生命出口的人,要我如何活在當下?

漸漸地,我很少在家人面前聊起自己的心情,直到數月後,發現每當自己一個人到公園散步運動時,多次莫名淚流不止,感到内心有深層哀傷無法平復,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動力在流失的警訊,也是該整理這段期間自己起伏的心情歷程,真實的呈現讓我在有限又不確定的生命中有勇氣面對。

我該怎麼做?(What can I do?)

人類的本能欲望是要感到「活著」的價值,於是我就從閱讀相關書中想找答案和出口,在《西藏生死書》中讀到:癌症之類的疾病其實是一種警示,提醒我們生命中一直忽略的深層部分,譬如精神的需要。如果我們能夠認真看待這警訊,全盤改變生命方向,不僅能治療我們的身心,甚至整個生命!

也許我需要的是一份同理心和理解,每當看到書中作者面對癌症確診的恐懼及面對的勇氣,總是淚眼婆娑的無聲共鳴,我必須重新檢視自己和轉化自己生命的動力和價值。

11月在治療門診等待中翻閱和信雙週刊知道未來和信新建大樓規劃以相關癌症知識和生命敎育主題的「癌症博物館」,還有和臺北藝術大學合作「藝起玩劇」課程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並且報名參加課程。

老師們首先輕鬆帶領大家利用空間以身體做延展和連結的可能,或是設定從某一生命時段定格中挑出一個主題讓學員去詮釋。例如:你求學階段快樂的事或者是50歲時你在做什麼?或者從角色扮演情境中讓學員去發揮角色。

在那一個空間中沒有批判和對錯,你可以誠實的面對自己的身體反應,在生命時段定格中,你當下記憶中第一個跳出敍述的生活片段,原來在你遺忘往事的生命歷程中是佔有一定份量和意義的。

在上課過程中覺察到我們與周遭的人、事、物之間的情感連結關係,重新去觀察和重新去理解,自己真正的去面對生命中的狀態,這段期間往返醫院治療期間觀察到病苦除了接受醫療系統外,心靈的療癒慰藉也可以帶動對生命少一點遺憾,多一分安定的力量。

完整版雙周刊請下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與您320

作者/編者:陳美樺(臺北藝術大學/和信醫院合辦「藝起玩劇」活動學員)
關鍵字:病人故事、身心調適
期數:320
出版日期:2017/1/15

最新出刊

  • 114年度獎勵活動開跑囉!臺北市衛生局邀您參與「健康特務行動:刮出你的身體密碼」
  • 您應該知道的鎦-177-PSMA治療最近進展
  • 您必須知道的早發性大腸直腸癌
  • 減輕病痛,是醫療的起點而非附加 ─ 關於病人自控式止痛裝置
  • 30歲就該做 健康檢查嗎?
  • 沒有護理師的台灣

和信醫訊_歡迎投稿

親愛的讀者:感謝您對《和信醫訊》的支持,看到這麼多富含醫學知識又真摯動人的文章,您是否也萌生許多想法,想分享給病友和醫療團隊呢?歡迎您將稿件寄至pressoffice@kfsyscc.org,隨信請附上您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亦可提供文章附圖照片與相關說明。文章投稿相關問題,請洽和信醫院文教部:電話02-2897-0011分機3429。

和信醫院YOUTUBE頻道_歡迎訂閱與投稿

Kf Syscc和信醫院病人教育頻道

和信醫院YouTube「病人教育頻道」,旨在為癌症病人與家屬提供最先進、正確的癌症知識,以及病人抗癌的生命故事。歡迎您訂閱頻道,或投稿自製影片,我們將幫您上傳、分享影片,讓更多人看到您的故事。影片投稿相關問題,請洽和信醫院文教部:電話02-2897-0011分機3429。

和信醫院Facebook粉絲專頁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Koo Foundation 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 (02)2897-0011 / (02)6603-0011  
隱私權保護政策   電腦版網頁
2025年7月17日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宣導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