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Flex
×
  • 網路掛號
    • 網路掛號
    • 掛號查詢 / 取消
    • 門診排檢查詢與更改
    • 看診進度表
    • 我的帳戶
    • 門診時刻表
    • 初診病人報到須知
    • 疫苗預約系統
    • 肺癌困難手術特別諮詢門診
  • 健檢與健康醫學
    • 健檢方案介紹
    • 個人健檢預約
    • 健檢繳費方式
    • 健康檢查需知
      • 健檢前注意事項
      • 健檢後注意事項
      • 胃腸鏡檢查前準備需知
      • 糞便收集注意事項
    • 健康醫學門診介紹
    • 常見問題
  • 醫療團隊
    • 醫師查詢
    • 團隊介紹
      • 乳癌
      • 肺癌及食道癌
      • 肝癌及上消化系癌
      • 大腸直腸癌
      • 泌尿系癌
      • 婦癌
      • 頭頸癌及鼻咽癌
      • 內分泌腫瘤(甲狀腺癌)
      • 軟組織、骨骼肉瘤及皮膚癌
      • 神經系癌
      • 血液及淋巴腫瘤
      • 血液及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
      • 兒童癌症團隊
      • 營養
      • 身心
      • 癌症疼痛
      • 加護病房
      • 緩和醫療
      • 治療後長期追蹤
    • 放射腫瘤科
    • 藥劑科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 成果與知識
    • 藥品查詢
    • 線上閱讀年報
    • 病人衛教專區
      • 藥物治療
      • 營養補充
      • 疼痛
      • 復健
      • 心理社會支持
      • 癌症護理
      • 緩和醫療
      • 手術麻醉與止痛
      • 失智症診斷與照護
      • 門診檢查須知
    • 和信醫訊
    • 病人教育頻道
    • 訂閱電子報
    • 臨床病理科採檢手冊
    • 分子醫學部採檢手冊
  • 研究與教學
    • 醫學研究
    • 活動邀請
    • 醫師/護理/醫事人員教育
    • 人體試驗委員會
    • 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小組
    • 外院人員訓練
    • 圖書館
    • 台灣癌症病人共同照護計畫TAP
  • 關於和信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公開資訊
    • 護病比
    • 活動訊息
    • 院址交通
    • 志工招募
    • 人才招募
    • 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
    • 電子病歷推廣專區
    • 愛心捐款
    • 聯絡我們
  • 病人服務中心
    • 門診時間表
    • 病人權利義務
      • 醫療申訴與服務申訴
    • 掛號服務
      • 初診掛號
      • 複診掛號
    • 門診服務
      • 門診醫療費用
    • 住院服務
      • 病人住院須知手冊
      • 陪病與探病
      • 住院流程手續
      • 本院病床類別一覽表
    • 樓層簡介
    • 緊急病況處理
    • 病人收費項目
    • 癌症篩檢服務(公費)
    • 癌症篩檢服務(自費)
    • 成人保健、BC肝炎篩檢(公費)
    • 病歷資料申請
    • 住院整合照護計畫
  • 健康共好
    • 健康關渡
    • 健康台東
    • 慢性病防治
  • Language
    • English

【和信醫院雙週刊315】創傷與療育-指標性意義的醫院與癌症博物館

2016-11-082016雙週刊身心調適

誠摯祝福的癌症博物館,能對世界的癌症預防醫學與治療提出前瞻性(cutting the edge) 的身、心、靈、美育結合的與全人關懷模式,為和信醫院再創第一的佳績。

cropped-cropped-和信醫院新大樓模擬圖-1-600x367

欣聞和信醫院正在為新的教育研究大樓落成時,為民眾預備一個以「創傷和療育」為主題的互動體驗型「癌症博物館」,不禁要為台灣癌症治療與研究具有指標性意義的醫院按讚。影音媒體加上雙向互動式癌症博物館,是具有實徵研究支持的敘事醫療(narrative medicine)的創意體現,不是媒體人搞玩意。

在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世紀的三大工作重點疾病—癌症,當代人沒有人可以說他/她與癌症經驗無關。若藉由博物館的跨領域的醫療、社會工作、心理學、博物館、影像媒體專家所組成的團隊,共同擬定出有意義的主題,並規劃設計內容與形式。參觀博物館的人,藉由體驗這項敘說與癌症相關的生命故事之旅,達到療育(治療與化育)效果。此話如何說呢?容筆者未來有機會再和大家介紹敘事醫療的實徵研究。

以兩則名人說故事談起。1991年Margaret “Maggie” Edson,美國報界良心赫赫有名Peter Edson女兒發表探討癌症治療與研究的人文觀察劇本—Wit(心靈病房)。她秉持父親當年在1952年一定要讓尼克森的政治獻金嚴重瑕疵公諸於世的精神,探討自1971年尼克森對癌症宣戰的國家政策所演伸出的癌症治療與研究現況對重大生命課題反思。另一位也是赫赫有名美國癌症治療與研究居領頭羊地位的Dr. Steven Rosenberg,在1996年完成他參與癌症實驗性治療是的3位個案的記錄片。Dr. Rosenberg美國馬利蘭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首席醫師與1981年-1998年最常被引用癌症研究學者,他拍記錄片?

Wit (心靈病房)在2001年翻拍成電影獲得Emmy 獎最佳影片。劇情是描述一位哈佛大學英國文學的女教授Vivian Bearing在熟年無家庭支援時,罹患第四期卵巢癌。她如何在貢獻人類找尋癌症治療策略的醫療氛圍中,面對死後存在意義之議題,整合她的生老病死的人生歷程的劇本。

Wit劇本在1999贏得普立茲戲劇獎作品,絕非浪得虛名。Maggie處理難度極高的癌症與生死議題的當中,依然保持她豐富想像力,對人物的命名表徵非常用心。如主角Vivian (有活力)Bearing (忍耐與受苦)來形容她的一生。名為Susie Monahan非裔的女護理師為主角介紹安寧療護概念。。Susie希伯來文的百合花、玫瑰,在猶太基督宗教的花語是獻給神,Monaha是修士,意表獻給神的修士為她預備自己有尊嚴的面對她生命的盡程(如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DNR,Do-Not-Resuscitate)。人如其名與1984奧林匹克女子100米金牌得主Evelyn Ashford同名之博士論文指導老師才有這樣的力道,用Margaret Wise Brown 的童話 The Runaway Bunny來安慰瀕死主角。引用兔媽媽對淘氣想離家小兔子所說的話:「無論妳跑到哪,媽咪都在那等著妳…」為主角再確認經歷一生漂泊之後,無所不在的神一如往常必為預備下一旅程的安歇之所。

Maggie能如此深刻、細膩與創意地呈現她對癌症治療的人文觀察,與她的家學淵源有關。其父親是有良心的專欄記者,母親是秉持人性關懷的初衷長年在醫院工作的社工師。Maggie用最容易傳播概念的劇本形式,引導大家一起來省思人類醫療知識貢獻與病人的生命尊嚴之間的張力和歹活或好死的重要議題。然而,您能想像這部引發熱烈討論醫學人文議題的靶子影片,當年卻是在Maggie連連拜託60個劇團,一再遭受拒演的對待,如何能10年的沈潛,經取得劍橋大學英文系高材生,從小在演藝世家耳濡目染長大的Emma Thompson導演加值認,自導自演拍成電影,才能實(時)至名歸,一舉拿下2001Emmy 獎最佳影片。劇作家在偉大的作品,若沒有遇到成熟的導演影響力有限?

當影片Wit引發民眾對癌症醫療的反思,美國馬利蘭國家癌症研究中心Dr. Rosenberg也是外科醫師本色–該做的事一刻不能等。他在1996已搶先當時Maggie還在苦苦拜託劇場人將劇本搬上劇場,更談不上翻拍成電影。
Rosenberg醫師有先見之明將他的治療的三個案例拍成War on Cancer的記錄片,藉影像生動地解釋癌症疫苗的機制,同時示範了他以病人為中心如何和不同病人,傾聽病人主訴,再用有溫度的口吻說明病情,介紹實驗性療法,與陪伴病人治療歷程。Rosenberg醫師,客觀持平評估病人意願為自己與周圍(家人、群聚、社會、國家)的生命做參與時,參與實驗性醫療不必然是要迴避的惡,因未曾嘗試怎知結果如何呢?當安寧照護病人的形式最好的方式,這樣的醫療選項一樣也會是他的首選。他在民眾開始對癌症治療與研究團隊產生不信任時,他靈活運用影像教育大家,也適時提供民眾對為癌症治療與研究提出公允的觀點。Rosenberg醫師真是不愧為具有醫學人文深厚素養與開放心胸與媒體人共同攜手向大眾福祉努力的人。是的,和信人有這樣的素養與實力。

誠摯祝福的癌症博物館,能對世界的癌症預防醫學與治療提出前瞻性(cutting the edge) 的身、心、靈、美育結合的與全人關懷模式,為和信醫院再創第一的佳績。

完整版雙周刊請下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與您315

作者/編者:林彥妤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副教授)
關鍵字:身心調適
期數:315
出版日期:2016/11/01

最新出刊

  • 114年度獎勵活動開跑囉!臺北市衛生局邀您參與「健康特務行動:刮出你的身體密碼」
  • 您應該知道的鎦-177-PSMA治療最近進展
  • 您必須知道的早發性大腸直腸癌
  • 減輕病痛,是醫療的起點而非附加 ─ 關於病人自控式止痛裝置
  • 30歲就該做 健康檢查嗎?
  • 沒有護理師的台灣

和信醫訊_歡迎投稿

親愛的讀者:感謝您對《和信醫訊》的支持,看到這麼多富含醫學知識又真摯動人的文章,您是否也萌生許多想法,想分享給病友和醫療團隊呢?歡迎您將稿件寄至pressoffice@kfsyscc.org,隨信請附上您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亦可提供文章附圖照片與相關說明。文章投稿相關問題,請洽和信醫院文教部:電話02-2897-0011分機3429。

和信醫院YOUTUBE頻道_歡迎訂閱與投稿

Kf Syscc和信醫院病人教育頻道

和信醫院YouTube「病人教育頻道」,旨在為癌症病人與家屬提供最先進、正確的癌症知識,以及病人抗癌的生命故事。歡迎您訂閱頻道,或投稿自製影片,我們將幫您上傳、分享影片,讓更多人看到您的故事。影片投稿相關問題,請洽和信醫院文教部:電話02-2897-0011分機3429。

和信醫院Facebook粉絲專頁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Koo Foundation 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 (02)2897-0011 / (02)6603-0011  
隱私權保護政策   電腦版網頁
【重要消息】自2025年5月1日起,本院門診掛號系統全新改版為號碼式掛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