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Flex
×
  • 網路掛號
    • 網路掛號
    • 掛號查詢 / 取消
    • 門診排檢查詢與更改
    • 看診進度表
    • 我的帳戶
    • 門診時刻表
    • 初診病人報到須知
    • 疫苗預約系統
    • 肺癌困難手術特別諮詢門診
  • 健檢與健康醫學
    • 健檢方案介紹
    • 個人健檢預約
    • 健檢繳費方式
    • 健康檢查需知
      • 健檢前注意事項
      • 健檢後注意事項
      • 胃腸鏡檢查前準備需知
      • 糞便收集注意事項
    • 健康醫學門診介紹
    • 常見問題
  • 醫療團隊
    • 醫師查詢
    • 團隊介紹
      • 乳癌
      • 肺癌及食道癌
      • 肝癌及上消化系癌
      • 大腸直腸癌
      • 泌尿系癌
      • 婦癌
      • 頭頸癌及鼻咽癌
      • 內分泌腫瘤(甲狀腺癌)
      • 軟組織、骨骼肉瘤及皮膚癌
      • 神經系癌
      • 血液及淋巴腫瘤
      • 血液及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
      • 兒童癌症團隊
      • 營養
      • 身心
      • 癌症疼痛
      • 加護病房
      • 緩和醫療
      • 治療後長期追蹤
    • 放射腫瘤科
    • 藥劑科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 成果與知識
    • 藥品查詢
    • 線上閱讀年報
    • 病人衛教專區
      • 藥物治療
      • 營養補充
      • 疼痛
      • 復健
      • 心理社會支持
      • 癌症護理
      • 緩和醫療
      • 手術麻醉與止痛
      • 失智症診斷與照護
      • 門診檢查須知
    • 和信醫訊
    • 病人教育頻道
    • 訂閱電子報
    • 臨床病理科採檢手冊
    • 分子醫學部採檢手冊
  • 研究與教學
    • 醫學研究
    • 活動邀請
    • 醫師/護理/醫事人員教育
    • 人體試驗委員會
    • 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小組
    • 外院人員訓練
    • 圖書館
    • 台灣癌症病人共同照護計畫TAP
  • 關於和信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公開資訊
    • 護病比
    • 活動訊息
    • 院址交通
    • 志工招募
    • 人才招募
    • 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
    • 電子病歷推廣專區
    • 愛心捐款
    • 聯絡我們
  • 病人服務中心
    • 門診時間表
    • 病人權利義務
      • 醫療申訴與服務申訴
    • 掛號服務
      • 初診掛號
      • 複診掛號
    • 門診服務
      • 門診醫療費用
    • 住院服務
      • 病人住院須知手冊
      • 陪病與探病
      • 住院流程手續
      • 本院病床類別一覽表
    • 樓層簡介
    • 緊急病況處理
    • 病人收費項目
    • 癌症篩檢服務(公費)
    • 癌症篩檢服務(自費)
    • 成人保健、BC肝炎篩檢(公費)
    • 病歷資料申請
    • 住院整合照護計畫
  • 健康共好
    • 健康關渡
    • 健康台東
    • 慢性病防治
  • Language
    • English

癌症治療後,到底該吃什麼?

2025-08-212025和信醫訊和信醫訊

「主任,我真的不知道該吃什麼了。」
一位剛做完化療的病友,坐在和信醫院營養部主任趙思姿面前,語氣中帶著無奈。她說,從確診以來,家人朋友紛紛送來「偏方」和「保健祕訣」,有人要她喝青草汁,有人叮囑她絕對不能碰糖,還有人再三提醒「牛奶會讓癌細胞長得更快」。

病友愈聽愈慌,最後只敢吃稀飯和幾樣青菜,短短幾週,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這種情況很常見,」趙主任嘆了口氣說,「大家都出於關心,但如果沒有正確的營養知識,反而會害病人把自己逼到更危險的狀況。」

謠言滿天飛,飲食成為另一種壓力

在門診或病房裡,趙主任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這個能吃嗎?」

有病人忐忑地問:「主任,我聽說癌症不能吃雞肉,因為雞打了生長激素,會讓腫瘤變大?」也有人困惑:「牛奶是不是要戒掉?有人說乳製品就是癌細胞的養分。」甚至還有人連米飯、水果都不敢碰,因為朋友告訴他「糖會餵養癌細胞」。

「這些謠言在網路上很常見,但沒有確切的科學證據支持。」趙主任耐心地解釋。

她記得有一位病友,為了完全斷糖,乾脆不吃任何主食。結果不到一個月,體重下降五公斤,整個人無精打采,連走路都覺得吃力。醫師檢查後發現,他的免疫功能已經受到影響。

「碳水化合物不是洪水猛獸,身體和腦袋都需要葡萄糖來運作,」趙主任說,「我們要選擇的是好的來源──像糙米、燕麥、地瓜,而不是精製糖果或含糖飲料。」

同樣的,「牛奶會助長癌細胞」的說法,也是一個誤解。趙主任指出,牛奶提供高品質的蛋白質和鈣質,對很多病友來說反而是重要的營養來源。除非有乳糖不耐症,否則不需要刻意避免。

不要只記「黑名單」,要學會「怎麼吃」

「很多病友帶著一張寫滿紅字的清單來找我,」趙主任笑著說,「什麼都不行,最後能吃的只剩下一點青菜和粥,這樣反而營養失衡。」

她強調,真正該建立的觀念是「正確搭配」,而不是「什麼都不能吃」。

比如:

  • 蛋白質:今天吃魚,明天換豆類或雞蛋,後天可以吃雞肉,保持輪替。
  • 蔬果:選擇各種顏色,因為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植化素。
  • 烹調:盡量清蒸、燉煮,少用油炸或燒烤,減輕腸胃負擔。

她舉了一個很生活化的例子:曾有病友以為「吃青菜才健康」,結果三餐都只吃燙青菜,後來出現明顯的貧血和疲倦感。

趙主任分析,這種情況常見原因在於病友過度相信單一食物的「健康神話」,忽略身體真正需要的是均衡的營養:蛋白質、鐵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各種維生素都缺一不可。青菜雖然富含維生素和纖維,但無法提供足夠的蛋白質與鐵質。經過營養師調整菜單,加入少量紅肉、雞蛋和豆腐後,病友的體力很快就恢復,臉色也亮了起來。

「均衡才是王道,」趙主任說,「不要害怕食物,學會正確選擇與搭配才是真的保護自己。」

喝水方式,其實比你想的更重要

談到飲食,水分往往是被忽略的一環。很多人以為「多喝水就對了」,但趙主任提醒,喝水的方式錯了,反而可能造成腸胃不適。

在治療過程中,病人常會有噁心、腹瀉、口腔潰瘍等副作用,這時喝水更需要技巧:

  • 少量多次:不要一次豪飲一大杯,建議小口慢慢喝。
  • 均勻分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可以每隔1–2小時補充。
  • 水溫適中:避免冰水或滾燙的水,以溫水最佳。
  • 注意時機:最好起床時與下午時段多喝,睡前少喝,避免頻尿影響睡眠。
  • 依身體狀況調整:例如口腔潰瘍者可以用吸管,減少刺激;容易腹瀉者要避免一次灌太多水;若因化療或藥物副作用造成噁心,偶而可以喝杯薑茶來舒緩。

「至於可不可以用湯品、水果、運動飲料來補水。」趙主任補充,「還是要依個人狀況判斷,最好和醫師或營養師討論。」

飲食不只是營養,也是陪伴

除了科學上的指導,趙主任更在乎的是「飲食對情緒的影響」。

她分享過一位年輕病友,最愛吃水果,但因為聽人說「癌症不能吃水果」,硬是戒掉,整天悶悶不樂。經過營養師評估後,發現他餐後可以吃些水果,例如奇異果、木瓜。恢復吃水果後,他的心情明顯開朗,食慾也改善了。

「很多時候,吃的不只是營養,還是生活的一部分,」趙主任說,「當病友能從食物中得到快樂,治療路上也會走得比較有力氣。」

飲食是一種生活習慣,而不是禁令

癌症治療的過程,往往充滿不確定性與挑戰。飲食,卻能成為穩定病人身心的支柱。趙思姿主任提醒大家:

  • 不必害怕食物,避免把飲食當成「黑名單遊戲」。
  • 真正要做的,是養成均衡、多樣、天然的飲食習慣。
  • 喝水要足夠,充足的水分才能發揮支持身體的力量。
  • 最重要的,是在飲食中保留愉快與享受。

「營養不是一份禁忌清單,而是一種長久陪伴的生活方式。」她微笑著說,「讓食物成為你與身體的好朋友,這才是最踏實的健康。」

最新出刊

  • 癌症治療後,到底該吃什麼?
  • 【和信醫訊vol.49】專訪兒童癌症多科整合診治團隊召集人陳榮隆醫師 三重連續移植術成功治癒轉移性復發生殖細胞腫瘤的關鍵
  • 【和信醫訊vol.49】您應該知道的鎦-177-PSMA治療最近進展
  • 【和信醫訊vol.49】癌症精準醫療的演進與實踐
  • 【和信醫訊vol.49】【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讓藝術與醫療相遇 邱再興董事長以美學傳遞療癒力量
  • 【和信醫訊vol.49】【VACANZA假期飾品】一條手鍊的祈願心意 徐亦知創辦人為醫療前線送上溫暖

和信醫訊_歡迎投稿

親愛的讀者:感謝您對《和信醫訊》的支持,看到這麼多富含醫學知識又真摯動人的文章,您是否也萌生許多想法,想分享給病友和醫療團隊呢?歡迎您將稿件寄至pressoffice@kfsyscc.org,隨信請附上您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亦可提供文章附圖照片與相關說明。文章投稿相關問題,請洽和信醫院文教部:電話02-2897-0011分機3429。

和信醫院YOUTUBE頻道_歡迎訂閱與投稿

Kf Syscc和信醫院病人教育頻道

和信醫院YouTube「病人教育頻道」,旨在為癌症病人與家屬提供最先進、正確的癌症知識,以及病人抗癌的生命故事。歡迎您訂閱頻道,或投稿自製影片,我們將幫您上傳、分享影片,讓更多人看到您的故事。影片投稿相關問題,請洽和信醫院文教部:電話02-2897-0011分機3429。

和信醫院Facebook粉絲專頁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Koo Foundation Sun Yat-Sen Cancer Center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 (02)2897-0011 / (02)6603-0011  
隱私權保護政策   電腦版網頁
【重要消息】自2025年5月1日起,本院門診掛號系統全新改版為號碼式掛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