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醫訊
文章分類 醫學教室
與乳癌長期抗戰:荷爾蒙治療與婦科症狀處理
日期2025-04-25

受訪者:洪啟峰醫師 (婦科) / 林若瑜整理

對多數乳癌病人而言,完成手術、化療與放療後,並不代表治療的結束。許多人不知道,接下來長達五年、甚至十年的「荷爾蒙治療」,才是確保癌細胞不再回頭的關鍵防線。

荷爾蒙治療,是治療也是預防

乳癌當中,約有七成以上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 HR+),即癌細胞表面帶有接受雌激素的受體。當體內的雌激素與這些受體結合,就可能刺激癌細胞持續生長、擴散。因此,荷爾蒙治療的目的,就是「阻止癌細胞接收生長的指令」。

與化療不同的是,荷爾蒙治療不是立即「殺死」癌細胞,而是長期「封鎖」其生長訊號,讓癌細胞逐漸萎縮,最終自然死亡。

根據荷爾蒙狀態選藥,五年起跳的長跑賽

荷爾蒙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

  • 泰莫西芬(Tamoxifen):常用於停經前女性,它會佔據癌細胞的雌激素受體,就像假鑰匙卡住鎖孔,使真正的荷爾蒙無法作用。
  • 芳香環酶抑制劑(AI):如Letrozole、Anastrozole、Exemestane,常用於停經後女性,透過抑制身體其他部位(如脂肪、腎上腺)製造雌激素的酶,降低體內雌激素總量。

用藥時間依風險而定,標準是至少五年。若有較高復發風險,可能會延長至十年,甚至搭配不同藥物接續使用,以降低抗藥性與副作用。

副作用管理:從子宮內膜到骨質健康

不同藥物,會帶來不同副作用:

  • 泰莫西芬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增生,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因此需要定期婦科檢查、抹片與子宮超音波。
  • 芳香環酶抑制劑則可能造成骨質疏鬆、關節疼痛。建議病人定期檢查骨密度,必要時補充鈣與維他命D,或使用防骨鬆藥物(如雙磷酸鹽類,Bisphosphonates)。

無論哪種藥物,皆可能出現熱潮紅、情緒波動、陰道乾澀等更年期類似症狀,需與醫療團隊共同管理。

常見的婦科副作用與處理方式

對於服用Tamoxifen的女性來說,最重要且容易被忽略的副作用,就是子宮內膜的過度刺激,可能導致: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內膜癌

出現以下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 停經後出現陰道出血
  • 月經週期混亂、經期延長
  • 分泌物異常、有異味

為此,醫師會建議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包括:

  • 抹片檢查
  • 骨盆腔超音波
  • 必要時進行子宮內膜切片檢查

保護骨骼健康與維持生活品質

服用芳香環酶抑制劑的病人,最需要留意的是骨質流失與骨折風險,尤其是停經後女性。因AI會抑制雌激素,而雌激素正是保護骨密度的重要角色。

維護骨骼健康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 定期檢查骨質密度(每1至2年一次)
  • 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
  • 從事負重運動:如快走、登階、瑜珈
  • 避免菸酒、過度咖啡因攝取
  • 必要時使用抗骨質疏鬆藥物,如雙磷酸鹽類

生活品質方面,熱潮紅、陰道乾澀、情緒波動等類更年期症狀也可能出現。這些副作用雖不會危及生命,但可能影響睡眠與情緒,建議主動與醫師討論,尋求舒緩方式。

乳癌治療是團隊合作,不必單打獨鬥

乳癌治療是跨科別合作的成果:乳房外科、腫瘤內科、放射線科、婦產科、骨科、個管師與護理師皆是團隊一員。從診斷、治療到追蹤,醫療團隊會依病人的年齡、腫瘤特性、荷爾蒙狀態與生活需求,共同訂製最適化的療程計畫。


給病友的叮嚀:了解副作用、按時追蹤、勇敢發問

荷爾蒙治療雖然時間長、副作用明顯,但卻是防止乳癌復發與延長存活率的重要利器。根據和信治癌中心統計,接受完整治療的非轉移性乳癌病人,其五年存活率高達92-95%。

病人若能配合定期追蹤、主動回報異狀(如陰道出血、骨痛、月經不規則等),可大幅降低因副作用引起的併發症風險。

「治療不是結束,而是長期守護的開始。」

祝福每一位乳癌病友,都能與荷爾蒙和平共處,在專業團隊的陪伴下,邁向健康的明天。

本網站會使用Cookie來協助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及分析流量數據。若您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更多詳情請查閱本公司的 Cookies使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