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醫療知識乳癌-健康須知
乳癌的手術可分為乳房與腋下淋巴結兩個部分來看。而決定要選擇何種手術方式則需審慎評估病人臨床表現與病人意願,要注意的是若能將乳房腫瘤切除乾淨再加上局部的放射線治療,長期存活率與全乳切除相同。但手術後是否需做化學治療則由腫瘤類型、大小及淋巴移轉情形等因素決定,與手術方式無關。
局部廣泛切除手術 | 全乳切除手術 | |
切除範圍 | 由腫瘤的邊緣向外多拿1-2公分的安全範圍 | 將乳頭、乳暈及部分皮膚切除,再將全部乳腺移除後將皮膚縫合。 |
手術方式 | 先做局部廣泛切除,如果切除邊緣仍有癌細胞則需再一次手術作更大範圍切除或是改做全乳切除。 | 一次切除 |
條件限制 |
| 無 |
長期存活率 | 與全乳切除病人相同 | 與局部廣泛切除病人相同 |
十年內局部復發率 | 7-15% | 3-5% |
局部復發檢查方式 | 理學檢查、乳房攝影、超音波 | 理學檢查 |
外觀 | 影響小,穿衣方便。 | 影響大。但可穿專用內衣及矽膠墊或接受乳房重建手術改善。 |
化學治療 | 視期別、年齡與腫瘤特性而定,與術式無關 | 視期別、年齡與腫瘤特性而定,與術式無關 |
放射線治療 | 一定要做,約4-6週(每週五次, 每次15分鐘左右) | 不一定要做,若腫瘤太大及淋巴結有轉移或多發性則有可能需做 |
胸前麻痛感 | 較輕微 | 胸前麻痛感明顯 |
手臂活動限制 | 由腋下淋巴結清除程度決定 | 由腋下淋巴結清除程度決定 |
手臂淋巴水腫機會 | 由腋下淋巴結清除程度決定 | 由腋下淋巴結清除程度決定 |
乳癌手術前後注意事項
- 住院前一日在家洗澡時,應用肥皂充分清潔患側乳房,去除皮膚表層油脂及皮屑,不要再擦乳液或其他保養品,這樣可以讓術前皮膚註記不易消失,也可以降低手術感染風險。
- 手術後傷口附近會有麻痛的症狀是正常的,特別是接受乳房全切除後,胸壁皮膚會失去知覺,而在腋下或胸骨周圍,會有明顯的刺痛感,不必過於擔心。這些知覺會隨著時間慢慢改善,最終約可以恢復到術前的七八成左右,整體症狀約在術後九個月以後趨於穩定。
- 手術後一兩周內,一般日常生活照護如刷牙、梳頭等活動都可以正常進行,但不宜做家事、任何運動或復健。如果有放置引流管,必須等待引流管拔除後,才可以開始復健。過早開始復健會影響傷口癒合,增加出血機會,導致引流液增加,延後可拔除引流管的時間。
- 全乳切除病人如果有公、農、勞保,術後皆可申請失能給付,請向投保單位或勞保局領取申請表格。
想了解更多,請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