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醫療知識乳癌-健康須知
如何降低乳癌風險?哪些人是乳癌高危險群?
作者/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一般外科 余本隆醫師
最後更新日2025.09.28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在美國約有 35 萬名女性 被診斷為乳癌(包含侵襲性乳癌與乳管原位癌),而在台灣,每年約有 近 1.9 萬名女性確診。兩地的發生率和發病年齡有所不同:在美國,乳癌發病率在 40–49 歲的女性中顯著上升,並持續增加至 70 歲以上;在台灣,乳癌的發病年齡中位數為 50 歲,大多數病例發生在 45 至 60 歲之間。

乳癌風險與危險因子

每位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不同。對台灣女性而言,較重要的高危險因子包括:

  • 年齡:40 至 60 歲之間

  • 家族史:近親如母親、女兒或姊妹中有人罹患乳癌或卵巢癌,尤其是家族中有兩人以上,或有人在停經前就罹癌,風險可能比一般女性高3-5倍左右

  • 曾罹患乳癌:對側乳房發生新乳癌的機率也較高

其他影響較小的危險因子包括:

  • 停經後乳房密度偏高

  • 乳房切片病理顯示非典型細胞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

  • 曾接受大劑量胸部放射線照射

  • 雌激素暴露時間較長(早初經或晚停經)

  • 未生育或晚生第一胎

  • 停經後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

  • 停經後體型較肥胖

  • 酗酒

  • 個人曾罹患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或大腸癌

值得注意的是,危險因子高並不代表一定會罹癌,而沒有危險因子也不等於完全安全。統計數據只能反映整體趨勢,無法精準預測個別情況。因此,即使屬於高危險群,也不必過度焦慮,但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增加檢查或追蹤頻率;沒有明顯危險因子的人,也應依一般建議定期接受檢查。

如何降低乳癌風險

雖然無法完全預防乳癌,但一些生活方式可能降低發生風險:

  • 規律運動

  • 長時間哺乳

  • 適度生育

  • 避免吸煙

  • 維持健康體重

這些方法無法保證不會罹癌,但可以幫助降低風險並改善整體健康。

結語

乳癌的早期發現與治療是戰勝乳癌的關鍵。透過定期檢查、了解個人風險、採取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及時就醫處理異常,每位女性都能更有效地守護自己的乳房健康。

本網站會使用Cookie來協助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及分析流量數據。若您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更多詳情請查閱本公司的 Cookies使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