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健康照護促進中心(CHI)
2025.02.20
2004年成立健康照護促進中心(Center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 CHI),以提升台灣醫療品質並協助基金會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為目標。CHI與哈佛大學商學院Michael E. Porter教授合作,以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乳癌照護模式為範例,並檢視台灣醫療系統及全民健保制度,此結果於2010年已列為哈佛商學院的課程教材受到國際肯定。黃達夫董事長於2008年受邀擔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信義榮譽講座」教授,CHI舉辦研究倫理種籽師資修習營,並翻譯出版研究倫理教學手冊。在醫學教育改革方面,CHI201048-9日於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舉辦Medical Education Summit/Value-Based Health Care醫學教育高峰會議,並在2010結合亞洲主要國家組成亞洲醫學教育合作聯盟(Asia Collaborative on Medical Education, ACME)。
  • 健康照護促進中心Center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 CHI
透過以民眾為主之第三者公正團體來進行監督、以有效提升國家醫療品質的策略及方法、協助政府執行醫療照護研究以及品質改善監控、瞭解醫學教育當前的問題及未來改革的方向。主要工作為協助衛生機構執行有關醫療品質政策相關工作,目標為持續提升我國醫療品質,其目標為:
  1. 支持有關提升醫療照護品質策略及方法之研究。
  2. 強化醫療品質測量及改善方法之研究。
  3. 培育具優良醫療照護服務與研究能力的臨床專業人員。
  4. 進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籌備事宜。
歷年執行之計畫:
  1. 支付制度對醫療品質與醫療費用之影響-論質與論量計酬制度之比較
  2. 健康照護促進中心籌備計劃(國家醫療品質指標調查分析)
  3. 健保給付制度對藥品使用之影響
  4. Assessing Consumer Experience With HealthcareA Proposed Pilot Study with the Taiwan Bureau of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5. 健保藥品給付制度對藥品使用之影響
  6. 美國RAND-Health(蘭德)合作進行乳癌論質計酬的質性與成效的評估計畫
  7. 台灣醫療執業環境調查研究
  8. 台灣乳癌病人照護醫院的醫療品質調查研究
  9. 台灣民眾就醫經驗調查
  10. Cancer Patient Survey
  11. 與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醫學研究所IOMInstitute of Medicine)共同進行台灣醫學教育和醫療體系的改革建議
  12. 台灣醫學教育改革研究計畫
  13.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信義榮譽講座
  14. 辦理「醫療品質與民眾責任」研討會
    1. 日期:200662
    2. 內容:提升醫療品質為國家衛生政策重要項目之一,二代健保強調醫療品質和民眾參與,透過研討會模式讓政府相關單位、各方專家與民眾代表針對醫療品質議題討論。研討會包含「個人健康責任」、「醫療品質資訊現況」、「醫療品質調查」
  15. 辦理「醫藥衛生報導品質」工作坊
  1. 日期:200698日至9
  2. 內容:邀請醫藥衛生、傳播學者和媒體實務者三方專家,針對台灣醫藥報導現況深入會談。
持續進行中之計畫:
  1. 擴大亞洲區域醫學教育
將與亞洲地區主要的醫學教育學者組成亞洲醫學 教育合作聯盟計劃,其內容包括醫療倫理,研究方法及研究倫理,透過遠距教學平台,共同思考如何突破障礙,達到全面提升醫療品質的目的。
  1. 創新培訓計劃
以創新(innovation)方式,提升醫療、人文與科技結合。因少子化之故,醫療工作人員將更短缺,未來醫療照護方面將愈來愈倚賴科技協助,過去台灣地區在科技方面有很好的基礎,將培養台灣醫療科技領域人才,提升醫療效率及品質
  1. 邀請專家來台交流
邀請Stanford大學及矽谷在醫療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相關領域的專家,來台與醫學院師生交流對話,傳授他們在設計此類醫療產品及軟體時,如何以「人」為中心的心得與經驗。講者包括Stanford大學 Dr.Nigam Shah, 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r. Rich Tsui A I專家。同時也透過與醫學生的對談,讓醫學生更瞭解醫療目的及人文的重要性,將「科學」與「人文」結合成完整的現代醫學。 以創新的方式,提升醫療、人文與科技結合。
  1. 推動醫療改革及提升醫療品質
Prof. Michael Porter之理論為基礎,重新定義醫療照護與競爭是為病人製造價值的本質,將醫療價值作為競爭基礎,持續推動醫療改革及醫療品質提升。
  1. Stanford大學合作精準醫療之大數據研究
目的在於用現有的電子病歷及AI人工智慧演算法,來預測癌症的復發,並以和信醫院(華人為主的病人)和Stanford大學醫院(不同種族的病人)之資料採用同一演算法進行AI預測的比較。